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曉麗、王楚涵、趙冬芹
和具身機器人握手,體驗腦控下肢機器人輔助行走……昨日,一批尖端科技產品亮相第14屆金交會現場,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也生動詮釋了廣東金融機構賦能科技創新、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成效。為期三天的金交會于6月26日在廣交會展館開幕,以“金融聚力擴內需驅動產業新格局”為主題,2萬平方米的展館里,312家金融機構帶來8大主題展區。現場,五大金融新平臺集中授牌,達成51個產融對接項目,簽約總金額超710億元。
社保卡可即時制卡
工商銀行以“數智金融體驗館”為主題,將未來“極智輕型”的智慧網點形態搬進展會。其中展示的智能遠程機,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音視頻交互、屏對屏溝通,由專業團隊為到店客戶高效處理個人跨境匯款、信息修改、賬戶掛失,乃至對公賬戶開戶等復雜業務。以對公開戶為例,借助遠程銀行服務模式,通過電子化信息采集與協議簽訂,最快僅需約15分鐘即可完成。目前,廣州工行轄內超100家網點已成功上線該服務,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全轄網點全覆蓋,同時該服務還支持外拓場景,滿足重點、高端及銀發客群的特殊需求。
參會嘉賓體驗工商銀行AI客服。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光大銀行在現場展示了社保卡即時制卡設備。據了解,該行社保卡“立等可取”便民服務,只要通過光大銀行線上渠道提交制卡申請,在營業時間內于當地任意網點即時領取實體卡,實現社保卡業務“就近辦”“馬上辦”。
買黃金可“薅羊毛”
今年金交會首次設立了黃金珠寶售賣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均設立了黃金柜臺。“黃金首飾比較受歡迎,來咨詢的市民較多,還有市民看到金價優惠就直接下單了。”一位黃金柜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查詢發現,6月26日六福珠寶的金條金價為988元/克,周大福的投資黃金類價格為886元/克,而在金交會黃金珠寶售賣區一家銀行的“今日金價”為788.47元/克。每克黃金100元—200元的差價,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咨詢和挑選,現場開啟“買買買”模式。此外,黃金珠寶售賣區推出“買金銀鉑套裝送蛇年紀念鈔”“非遺打金(銀)體驗”活動,更提供免費檢測清洗服務,滿3000元立贈50元京東卡(每日限50名)。
在現場設置數字人民幣消費體驗區,優惠福利每天上演,拿出手機就能體驗“數字現金”的便捷。如建設銀行推出廣州地鐵公交8折乘車體驗、白云山5折購票、荔枝節5折購等優惠。農業銀行推出“數幣助農”活動,市民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享受0.1元購買飲料或5元—50元農產品消費紅包優惠。
“廣信預”直擊退費難點
金交會啟動儀式上,廣州金融強市建設智庫聯盟、廣州市灣區國際重組中心、數字人民幣“廣信預”預約消費保障服務平臺、易方達財富管理基金銷售(廣州)有限公司和廣州健康產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五大金融新平臺集中授牌格外亮眼。
其中,數字人民幣“廣信預”預約消費保障服務平臺的授牌備受期待。
據介紹,該平臺由中國人民銀行、廣州數字科技集團、銀行機構合作共建,依托數字人民幣APP“元管家”預付資金管理模板,由廣州數科集團開發建設運營。平臺直擊預付費消費市場核心痛點,借助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技術,構建對預付資金、履約行為與支付結算的閉環管理機制,實現資金“一筆一清、實時清算”,保障消費者預付資金安全。
“消費者向商戶支付時,預付資金將由‘元管家’產品提供保障,并進入加載智能合約的數字人民幣錢包中。消費前,預付資金仍然歸消費者所有;消費時,智能合約將依據預設條件計算應付金額,并從錢包中自動執行資金劃轉至商戶錢包;消費后,商戶出現破產、卷款跑路、停止服務等異常經營情況,或用戶申請退卡、注銷服務時,智能合約將保障預付資金安全退還。”廣州數字科技集團相關人士介紹道。
市民咨詢工商銀行“數智金融”服務。
對于商戶而言,“廣信預”平臺支持提現零手續費,實現與其他主流支付平臺的互聯互通,銀行機構為入駐商戶提供低息融資產品,有效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提升支付便利性與效率。在資金安全層面,所有預付資金均由智能合約控制,從根本上杜絕資金挪用風險,為政府部門實施高效、精準社會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與數據支撐。
助力企業紓困有新平臺
五大平臺之一的廣州市灣區國際重組中心正式揭牌,標志著廣州在企業紓困與金融風險化解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重組中心定位為專業化企業救助平臺,服務覆蓋債務化解、跨境重組、產業升級等多個領域。
廣東特殊資產賦能服務平臺有限公司(大灣區特殊資產賦能服務平臺)執行董事、總經理胡國強接受采訪時表示,廣州組建灣區國際重組中心,一方面是響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另一方面是落實廣州關于“構建特殊資產管理新模式”的工作部署,從源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所謂特殊資產,是指因經濟周期、政策管控、信用違約等特殊原因導致價格低估或者需要快速處理變現的資產。
在金交會開幕式上,《2024年廣州市打造特殊資產管理新模式工作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系統梳理了廣州過去一年在特殊資產管理領域的創新實踐等。據悉,大灣區特殊資產賦能服務平臺成立一年以來,建成特殊資產項目庫,為近2000億元的資產項目提供動態管理服務;為422個項目提供全流程賦能服務,涉及金額841.68億元。
(編輯: 廣州網 龍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