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高樓林立。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杰 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許曉芳
昨日,廣州市召開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將于本月26日—27日在廣州市白云國際會堂舉辦。據了解,本屆年會將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辦,并延續歷屆年會的“投資廣州·投資未來”主題。年會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截至6月16日,共有800多名嘉賓報名參會,既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的高層,也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新質生產力領域的企業代表。
市主要領導將與約30家企業負責人舉行閉門會議
作為廣州對外開放的“金名片”,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已連續舉辦十屆,成為全球投資者觀察中國經濟、布局灣區機遇的重要窗口。
據悉,本屆年會設置主題大會、閉門會議、產業發展空間推介、廣州之夜、產業考察等5大系列活動,呈現四大亮點。
在創新政企對話平臺方面,本屆年會將傳統的市領導“一對一”會見模式,升級為深度交流的閉門會議,市主要領導將與約30家重點企業負責人開展深入討論,交流科技發展新浪潮,共謀未來合作新方向。當天晚上的“廣州之夜”活動,將進一步搭建開放式的政企互動溝通平臺。
此外,為了匯聚全球企業智慧,本屆年會邀請了一批跨國企業、央企、新興企業代表,聚焦全球宏觀經濟、科技創新、企業轉型等趨勢,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新路徑,暢談投資發展新愿景。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年會上,計劃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作為五大關鍵產業發展辦公室,系統推介、集中發布規劃、政策及配套環境等有關內容,展示廣州產業發展新圖景。據介紹,本屆年會精心設計、推出全域智能無人體系、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多條跨區域、專業化的主題考察線路,邀請全球投資者實地考察廣州重點產業平臺,深入了解廣州產業和企業發展情況。
此外,本屆年會還將聯動十五運會廣州賽區執委會,設立“十五運”城市合伙人展示環節,推動市場主體加大在穗戰略布局。同時,增設“廣州市投資發展機遇”展覽專區,集中展示重點產業空間布局、重大平臺建設成果,打造投資全景窗口。此外,年會將舉辦產業發展空間推介活動,將為企業提供實實在在、可感可及的投資機遇。
廣州1—4月新增投資1615億元 制造業占比超五成
發布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韓楨祥介紹,今年1—4月,廣州市新引進產業招商項目625個,預計投資總額1615億元,其中,投資或產值/營收超十億元的項目70個。全市制造業項目投資總額占比超50%。廣州全市內資項目投資總量全省第一。新設外資企業2664家,增長14.9%,實際使用外資115.4億元,新增外資企業數和實際使用外資量均呈現增長態勢。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玉印介紹,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超高清顯示與集成電路產業三個產業是廣州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關鍵的戰略性產業集群。
“年初,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我們迅速設立了汽車辦、生物醫藥辦、顯芯辦三個關鍵產業辦公室,選配專業隊伍,集中資源要素,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據透露,廣州市工業投資規模連續三年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1—4月,廣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增速位列全省前列。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曉艷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將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抓手,今年初廣州市成立人工智能產業辦、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辦,全力推動兩個產業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廣州集聚上下游企業超2100家,涌現出小馬智行、文遠知行、云從科技等一批行業應用領軍企業。低空經濟方面,廣州集聚產業鏈企業超4000家,擁有億航、小鵬匯天、華科爾等一批獨角獸企業。
記者獲悉,下一步廣州將聚焦“降成本、拓市場、強保障”,推出“一攬子”政策包,促創新、興產業。人工智能方面,年內廣州將發布100個“AI+”重點應用場景清單,而且將設立廣州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算法研發、算力基建等環節。
低空經濟方面,廣州重點構建“全周期服務”生態,將加快印發實施“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實施細則”。
海珠打造千億數字經濟集群 黃埔力爭全年新簽約400個項目
海珠區深耕平臺經濟,琶洲西區已形成千億級數字經濟集群。今年上半年,螞蟻集團“雙中心”和抖音華南創新基地都落戶琶洲,今年海珠區還首次落地了快手電商、哈啰智駕、上海抖音電商新項目。
發布會上,海珠區副區長楊曉介紹,海珠區大力構建“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推行產業生態繁榮計劃,培育出65個億元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的腰部企業。去年出臺了全市首個大模型、數字營銷政策,今年將出臺數字文娛和數字美妝政策。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則突出重點產業和關鍵環節開展龍頭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秘書長陳超介紹,1~5月,全區新簽約優質項目170個;協議投資額933億元,增長13%。其中包括百億級項目藏粵直流和廣汽飛行汽車等6個十億級項目。
在這背后,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創新打法,讓“專業招商”蔚然成風。制定2025年“大招商”方案,力爭全年完成新簽約項目400個、新引進高質量產業項目150個。此外,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聚焦戰新產業、未來產業,開展鏈式招商、靶向招商。在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領域,重點打造航空航天小鎮。在人工智能領域,加速黃埔1號智算集群建設,落地希姆計算、壁仞科技、圖靈新智算等重點項目。在機器人領域,集聚高新興、賽特智能、凌度智能等優勢企業,打造智慧醫療、城市環衛等特種機器人品牌,關鍵領域從“點上突破”邁向“鏈上提升”。
(編輯: 吳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