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指出,昂拉地韋的抗耐藥性非常強。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
6月10日,廣州實驗室舉辦國產抗甲型流感1類新藥昂拉地韋的成果發布會。“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帶領相關科研、臨床、制藥等單位代表出席發布會。鐘南山指出,昂拉地韋是全球首款靶向甲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2亞基的創新藥,具有起效快、退熱快、安全性高、病毒耐藥性低等一系列優勢,并且對人感染禽流感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5月20日,由廣州實驗室牽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東眾生睿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昂拉地韋片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
十年鑄劍 提升我國乃至全球流感防治水平
多年來,流感始終是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流感藥物作為治療利器,在我國目前仍以進口和仿制為主。針對上述問題,鐘南山院士強化項目統籌實施,在廣東省科技廳和廣州市科技局研發專項的基礎上,聯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眾生睿創等單位,整合病毒學、藥理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資源,在全國多家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參與支持下,高效完成了Ι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成功打造流感藥物領域“國貨之光”。
昂拉地韋是PB2靶點的新藥,它所使用的“搶帽”(搶抓宿主細胞的mRNA帽子)機制與瑪巴洛沙韋的“酶切”(切斷宿主mRNA)機制不同,此前國外機構曾嘗試利用該機制研發藥物,但臨床研究未獲最終成功。作為全球首款靶向PB2亞基的創新藥,昂拉地韋片為耐藥病毒提供了全新靶點,是具有國際水平的中國1類創新藥。該藥已獲中國、美國等多國專利授權,臨床前基礎藥理研究、臨床Ⅱ期和Ⅲ期研究結果發表在《藥物》《柳葉刀—感染病》《柳葉刀—呼吸醫學》,得到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的“多重認證”。
鐘南山院士表示,昂拉地韋成為全球首個靶向PB2亞基的抗流感“First-in-Class”藥物,其貢獻不僅體現在藥物療效與安全性的突破,更在于為全球流感防控提供中國方案,彰顯我國創新藥研發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鐘南山指出,目前流感病毒已對奧司他韋等抗流感藥物出現耐藥性,導致治療效果下降,而研究顯示,昂拉地韋的抗耐藥性非常強。
此外,昂拉地韋還可以“一藥多用”,其對H7N9、H5N6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同樣有效,為應對禽—人傳播流感疫情也儲備了工具。鐘南山表示:“禽流感死亡率非常高,最少30%~40%,我們在中國做了一些實驗觀察,昂拉地韋對于禽流感病毒株H5N1、H5N6、H7N9都有一定治療作用。”
相關研發人員介紹,昂拉地韋具有快速、強效、低耐藥的顯著優勢,有望提升我國乃至全球流感防治整體水平。
研究表明,患者在服用昂拉地韋后,體內病毒量迅速下降,體外抗病毒活性較安慰劑組(未用藥組)縮短癥狀緩解時間近40%。在退燒方面,較安慰劑組(未用藥組)縮短退燒時間近39%。值得一提的是,昂拉地韋的耐藥突變率低,臨床Ⅱ期和Ⅲ期研究的可疑耐藥發生率分別為0和1.6%,并且能夠應對部分“超級流感病毒”。
相關研發人員表示,這款國產創新藥,所需原料和輔料均為國產,產能充足,能夠為我國乃至全球應對季節性高發流感提供有力支撐,真正實現了藥物生產全鏈條自主可控。
推動落地 讓老百姓真的用得起用得上
近年來,廣州實驗室落實國家部署要求,聚焦呼吸系統傳染病、呼吸慢病以及呼吸系統疾病診療裝備領域,扎根于廣州深厚的生物醫藥科研和產業基礎,得益于地方政府在資金、場地、政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通過構建“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企業”的科技創新鏈條,凝聚產、學、研、政、企、金等多個領域共同的心血力量,深入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
接下來,實驗室將進一步深化研發經驗,積極整合優勢資源,開發底層共性技術,通過AI和大數據等賦能研發廣譜藥物疫苗,推動科技成果能夠實現首創突破及落地轉化,服務臨床和市場一線,讓老百姓真的用得起、用得上。
(編輯: 廣州網 龍煜)